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78個社區、1338個村居刑事犯罪零發案,打孔盜油、“兩搶一盜”等案件明顯減少,案件破獲數量、嫌疑人抓捕人數同比增長三成。山東省東營市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剛剛出爐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該市群眾的安全感為97.67%,滿意度為96.93%。
說到這些成績,東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慶華認為這與該市近年來織就的高科技“維穩天網”密不可分。
“東營地處黃河入海口、地廣人稀,是勝利油田主產地,單位眾多,光靠有限警力,根本無法全面布局治安防控體系,利用科技最大化整合治安防控資源成為我們的不二選擇。”張慶華說,東營通過社會治安視頻動態監控系統,利用3年時間建立了全方位科技防控網絡,給社會維穩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科學規劃織密社會防控網絡
用遮陽板擋住面部,駕駛遮擋牌照的轎車,不帶通訊工具、不住賓館,作案時戴頭套、手套、口罩。這種在警匪片中才能見到的“職業大盜”在東營市墾利縣剛一露面,就被當地警方拘捕,這之前,他已在20余個鄉鎮作案多起。
“你們怎么知道是我呢?”落網后,一直認為自己準備周密的犯罪嫌疑人潘某百思不得其解。
在東營市墾利縣公安局指揮大廳,《法制日報》記者看到了視頻監控拍下的潘某作案錄像:從其戴頭套、手套、口罩,手持撬杠等作案工具潛入室內盜竊,到得手后帶贓物駕駛遮擋牌照的汽車逃離的過程,全都清清楚楚顯示在視頻上。辦案人員通過這些視頻,還原了潘某的來去路線,經過比對,將他抓獲。
早在2010年,東營市就將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列為“民生工程”,專門出臺《全市社會治安視頻動態監控系統建設三年規劃》,將建設資金足額列入財政預算,3年來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
按照規劃,東營市將打造一個“環市、縣區、村居社區、治安重點區域和邊海防”的治安監控網絡,全面構筑“路路有卡口、村村有監控”的全時空、多層次、廣覆蓋的動態視頻監控系統。
“我們本著實用超前、統籌城鄉、全面覆蓋的原則,針對城區、城鄉接合部、農村、油區的不同情況進行建設,保證了建設的先進性、嚴密性和實用性。”東營市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馬新華說。
同步建設防控網絡覆蓋城鄉
“村里有‘天眼’守著,心里踏實,這家門口的‘保安’實在是好。”墾利縣董集鎮宋王村村支部書記韓國民告訴記者,自從村里安裝了攝像頭,再沒發生一起盜竊案。他說,縣里沒讓村里出一分錢,就把監控攝像裝好了,而且還是和公安局直接聯網的。
“這是一件惠民工程,不能讓老百姓拿一分錢!”墾利縣委書記韓利學如是說。為此,墾利縣專門撥出資金7000余萬元用于視頻監控建設。墾利縣公安局局長劉玉海介紹,全縣共安裝視頻探頭4200余個,形成14橫11縱的監控布局,全部覆蓋7個鄉鎮街道和333個行政村。
目前,東營全市共建設視頻監控探頭41123個、治安卡口153個,市、縣、鄉、村四級監控中心聯網運行。全市周邊道路已實現無縫隙堵截監控;中心城區和各縣城區高層建筑頂部架設高倍透霧攝像機,在空中監控城中全局;社區、村莊出入口的視頻監控系統能夠實現對人員、車輛的軌跡刻畫、實時定位、準確查找;沿海港口、碼頭、停泊點和養殖區的視頻監控系統,也已經實現對沿海及海上的全方位、全天候監控。
實時防控四級網絡統一調度
不久前,東營市百貨大樓區域發生一起因施工糾紛引發的群體事件,300余名村民和施工單位相互對峙,路面巡邏和視頻監控民警都發現了這一情況。東營市公安局迅速派員趕赴現場,并全程啟動視頻監控,現場指揮與遠程調度相結合,很快平息了這場糾紛。
“視頻監控為即時發現、預警研判、事后查證等實戰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提升了打擊防范能力,降低了發案數,在維護社會治安、調處矛盾糾紛、交通事故認定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東營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公安局局長張俊海說。
記者了解到,與視頻監控相結合,東營全市還設立了7支105人的專職監控隊伍,村、鎮、縣、市四級網絡統一調度,開展全天候、全時空動態視頻巡邏防控,并按照中心城區300人、其他縣區150人的標準組建了治安特勤專職巡防隊伍,輔以綜治部門牽頭組建的單位、社區、村居義務巡邏等各級隊伍,構建了“密不透風”的防控網絡。
今年以來,東營市通過社會防控網絡先后破獲各類案件2172起,同比上升7.4%;抓獲犯罪嫌疑人2077人,同比上升83.8%;“兩搶一盜”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8%,“打孔盜油”犯罪發案率下降45%,全市75.3%的村居實現刑事犯罪“零發案”。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