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客觀的兩岸技術發展觀察
透過技術競爭與發展歷程,再來客觀地比較兩岸在主要監控產品項目中的技術高低,這些技術本質比較我們可以用一個比較表格來說明。
透過表1可以很客觀的就各項監控主要產品的生產與應用技術質量進行比對說明,其中明顯可看出,國內監控的技術精于各層次應用及軟件與儲存壓縮等芯片與產品整體發展,而臺灣則以技術密集的產品為主,如較工的產品與較為內層的技術。其實,國內與臺灣地區的技術發展比對是局部不平衡的一種比較,因為在生產技術上而言,國內內需市場是個大餅,廣大需求反應在技術上使得技術發展以普及量化技術為主,無法在產品上做好密集的應用技術發展;而臺灣則是以外銷市場為導向,客戶的需求決定產品型式及內容,客制化及客戶端需求使得臺灣監控技術在發展上以技術密集為主,因此也在產品技術發展上也就使得兩岸發展出現異化結果。
兩岸技術發展趨勢如何?
兩岸的監控技術發展趨勢,以現階段而論,其實也是一個蠻空洞的議題,因為IP網絡監控目前看來已走到一個大致成熟的階段。就IP網絡監控余下可以發展的技術議題,應該只剩下網絡設備與傳輸帶寬改善,這塊來說都是IT產業的范疇,不是監控產業可以一把抓的技術領域。對一些身兼IT與監控的廠商來說也許還心有余力,但對傳統監控廠商而言,兩岸都一樣,那是一塊近似可望而不可及的技術,正因此,這類技術趨勢就更備受廠商關注。誰能在監控產品之外掌握或操控這部分技術進程,想必它就是IP監控的未來主導者。這種態勢的廠商其實在兩岸都有,就讓我們靜觀其變。
另外一個可能的監控發展技術在于集成及整合的發展。這類技術的演變還有賴于軟硬件都能操控自如的廠商,因而放在兩年前,兩岸都沒有出聲的余地。因為先前這種軟硬件整合技術無論CMS還是VMS都掌握在如Milestone、Genetec等外商手中。而今非昔比,國內在集成項目專精的廠商大有人在,軟硬件集成整合技術也從過去只是幾個伙伴廠商產品兼容,到現在很多應用都可以無縫集成、即插即用就可看出整體解決方案技術能力。兩岸之間,國內廠商走在前列。
再回頭看看模擬技術的延伸發展,這當然包含960H與HD-SDI在內。現實的條件逼迫臺灣與韓國必須要往一個競爭較少的區域深挖,因此透過密集技術的HD-SDI上與圖像處理為重點的960H攝影機發展技術來看,臺灣目前是略為往這趨勢前進一步,在結果及成就的呈現上從產`品展出上看也技高一籌。但不要忘了國內仍然有70%的模擬市場等待替換為IP或升級為960H及HD-SDI的解決方案。因此,技術要迎頭趕上臺灣與韓國,恐怕只是國內廠商要與不要的意愿問題而已。
結語
整個技術發展與趨勢論述至此,其實筆者還是很擔心的,因為技術發展與市場變化都是快速的,兩岸的監控技術在密集的互動與觀摩下,在這兩年都已經有很好的交流進步,甚至是互相合作開發的案例,論技術看發展恐怕對兩岸廠商來說只是一個茶余飯后的閑聊話題,但我們關注它是因為它會關系到兩岸對外監控發展的未來,因而也希望同業先進能在此議題多予指導交流。
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行業化應用—相互集成的軌道交通監控系統
軌道交通(地鐵、快軌)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它具有節能、省地、運量大、全天候、無污染又安全的特點,屬綠色環保交通體系,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特別適應于大中城市。如北京地鐵昌平、房山、亦莊三條地鐵線的視頻監控系統,該項目是典型的行業化應用視頻監控系統,不僅要實現北京地鐵各車站模擬系統集中聯網控制管理,同時要實現與控制中心的ISCS、TCC、集中告警、運營控制、時鐘同步等第三方系統互聯互通,并提供物品遺留、穿越禁區報警、移動偵測、人員滯留、客流量突變告警等智能功能。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