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安全生產是建設工程的“生命線”。隨著杭州城市化進程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建設工程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數量也在持續增加。安全生產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安全管理的及時性、有效性也變得日益迫切。
為了加強建設工程的安全管理,早在2006年,杭州就啟動了建設工程數字安監系統的建設,在國內率先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領域。
目前,建設工地現場在線監控系統、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混凝土攪拌車超載超速監控管理系統等新的管理手段已經逐步投入使用,并獲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對新技術的應用,建設工程的監管效果和監管水平得到極大提高。
杭州工地的塔吊上都裝了“黑匣子”
從技術發展周期角度看,“物聯網”還屬于新生事物,其內涵仍在不斷發展和豐富之中。就現階段而言,“物聯網”是一個未來“智慧化”發展的遠景,它能夠實現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任何網絡與任何人與物進行信息交換和互動,使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
那么在工地,物聯網能做些什么呢?你看一下其中的“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就會一清二楚了。
顧名思義,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監控的設施是那些工地上的塔吊。杭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的程剛介紹,在工地,塔吊是施工現場最大型的機械設備,在工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最為危險。
從去年7月1日起,杭州工地里的塔吊駕駛室里都陸續裝上了一個“黑匣子”,塔吊的吊臂等部位則裝上了6個實時的數據采集器。工地有幾臺塔吊?回轉半徑是多少?額定載重是多少?實時載重是多少?作業區的風速是多少?是否會引起碰撞?是否違規操作?這些數據都能通過黑匣子遠程高速傳輸到系統平臺上。
政府監管部門、企業安全管理部門、工程管理人員即使不在現場,也可以在辦公室、家中、手機上,根據各自的權限實時查詢,掌握塔吊運行狀況。
昨天,程剛向記者展示了這個平臺。記者首先在平臺上看到了一張杭州地圖,不過和我們常見的地圖不同,這張地圖上密密麻麻地分布著黃色標志。程剛說,這些標志是通過GPS定位的各個工程安裝的塔吊位置。
每個塔吊都有一個專屬編號,類似于我們的身份證。點擊其中一個標志,你就能看到這臺塔吊的詳細信息,包括塔吊開、關機和工作時間、時段,塔機的實時載重、幅度、力矩、風速、提升高度和回轉角度等。
程剛說,這個系統有報警功能。當塔吊存在違章操作時,不但塔吊的駕駛室內會發出警報聲,系統還能自動觸發手機短信告知相關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企業安全管理部門。這樣一來,就能將事故的安全隱患在第一時間反饋給操作、管理人員,將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此外,塔吊的運行數據還能在系統中積累,這樣就方便了今后對每一臺塔吊的安全運行做進一步統計和分析。
轉守為攻將“多拉快跑”消除在萌芽中
其實,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只是杭州將物聯網運用在建筑工地中項目之一。
早在2006年,杭州就啟動了建設工程數字安監系統的建設,也是國內率先在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領域開展信息化實踐的城市。
目前,市區內的各大建設工地也都已經開始實施“物聯網”管理建設,重點推進實施現場在線監控系統、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系統、混凝土攪拌車超載超速監控管理系統等應用,對施工現場作業面、塔吊等重要區域實行24小時監控。
“系統的投入不大,但是效果很明顯。”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周永平副主任介紹,杭州的混凝土攪拌車都屬于企業的自備車輛,每個企業都是自行將混凝土裝罐到車上的。為了提高經濟利益,很多企業都會出現故意超載、超速的現象,這甚至已經在行業內形成了低價競爭、“多拉快跑”的惡性循環。
而相關部門要想監控和督查工地對超載、超速行為進行整改則異常困難,成本也非常高,往往要等到出了事故以后才能反應過來,非常被動。
2009年那一年,工程車更是安全事故頻發,僅混凝土攪拌車就發生了25起事故,導致27人死亡。工程車甚至一度被杭州市民稱為馬路殺手。
周永平說,建委曾因此做過統計調查,發現導致工程車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超速和超載。
混凝土攪拌車超載超速監控管理系統實施后,效果顯著。車輛一旦出現超載、超速現象,不但駕駛室會出現“滴滴”的報警聲,超載超速的數據還會同步出現在平臺上,自動發送短信到相關管理部門和工地負責人手上。
去年杭州主城區,混凝土攪拌車導致的事故驟減到4起,其中沒有一起是因為超載、超速引起的。
現在,杭州主城區、余杭、濱江等地區的2700多輛混凝土車都已經納入系統的監管中。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書記徐勝介紹,他們將力爭今年年底前,能將這個系統覆蓋到富陽、淳安、桐廬等周邊地區。
混凝土攪拌車駕駛員
安全操作信息也被納入誠信系統
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徐書記說,全杭州現在共有混凝土公司近百家,這些公司里的員工幾乎40%都是混凝土攪拌車的駕駛員。
因為混凝土攪拌車的駕駛員屬于特種車輛駕駛員,企業要想招到這樣的一個駕駛員比較難,所以即使一些有不良行為和許多違規違章記錄的駕駛員也不愁沒飯吃。只要駕駛員自己不說,企業很難發現應聘者之前的安全操作信用記錄。
現在,所有混凝土攪拌車的駕駛員都要被納入系統管理。駕駛員的駕駛證、姓名、聯系方式、工作狀況等信息在系統上一覽無余。
如果駕駛員正常更換工作,在系統的離職處理一欄,就會顯示出正常離職,并寫明離職原因。
如果駕駛員是因為違規違章被單位開除,就會在系統上顯示非正常離職,并有離職原因說明。下一個企業在聘用這名員工時,就可以了解到這名員工之前的誠信記錄了。
可以這么說,物聯網技術在工程中的應用為安全監管增添了一項新手段、新理念。通過對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研究,使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工程現場和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中,同時也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監管方式,使得現場、企業、監管部門對安全生產的管理、監控工作更及時、更準確、更具有說服力,也極大地提高了監管效率和監管水平。
現在上海、天津等部分城市都已經開展了有關物聯網技術在工程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嘗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提升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監管效能、減少質量安全隱患、避免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等方面初見成效。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