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12月17日,河南光山縣官網就23名學生被砍傷事件發布了最新消息,稱警方初步認定嫌疑人閔擁軍因受“世界末日”謠言影響持刀傷人,已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檢方12月16日批準逮捕。
17日晚,河南光山縣委對已查清責任的首批責任人做出處理:主持陳棚完小工作的副校長張宗柱、文殊中心學校校長王生應、文殊派出所所長裴廣斌給予撤職;分管教育的文殊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徐明等人予以免職。其他責任人查清責任后,也將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
在此事件背后,折射出來的是當地脆弱的校園安保情況。記者實地走訪發現,距出事學校陳棚村完小五公里,光山縣文殊鄉中心小學,號稱文殊鄉最大規模和實力最牛的一所小學,在中午的安保情況形同虛設,并未因14日陳棚村小學事故而有所加強。
17日中午12時40分,正值中午休息,該小學大門雖然緊鎖,但是其中的一道小門可以自由進入。
脆弱的校園安防背后,有當地官員直陳作為貧困縣,教育經費緊張。然而有專家稱,更多并非經費問題,而是安保意識、經費落實乃至問責缺失的問題。
公開消息顯示,2010年12月底,中央財政曾下撥專項資金38.89億元,對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校園安保設備設施給予一次性補助。
但這筆錢經過層層下發,究竟去了哪里,有沒有用在學校安保上,依然存疑。
“幾乎沒有安保”
17日,光山網稱,確認嫌疑人為閔擁軍,除批捕外,對其患有癲癇病史及作案時對其行為的辨認、控制能力的鑒定,將嚴格依法進行。
14日上午,家住文殊鄉鄒棚村桃元組的農民閔擁軍在街道上走著,若他往南拐幾百米的話,悲劇可能就在離他更近的文殊鄉小學上演;但是他當天卻徑直往東走,來到五公里之外的陳棚村中心小學。
對于當地學校安保的不力,村民很是擔心。多位陳棚村小學的家長和學生告訴本報,和文殊鄉中心小學相比,陳棚村完全小學的安保狀況幾乎可以用沒有來形容。
一位家長介紹,該校并沒有全職保安,大門一側的房間此前只是作為小賣部。一位年過花甲的當地老人說:“陳棚村小學的大門經常大開著,我經常走進大門,把我學前班的孫子送到他自己的座位上去。”
而在17日上午,出事后的陳棚村小學顯然緊張很多。大門緊閉,只留了一道小門供學生進出,家長們只能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校門口的黑板上一則落款日期為17號的通知,告訴家長孩子上下學時間并且寫明當天學校值班的兩個老師姓名。家長們說,這在此前并沒有出現過。
上午9時許,陳棚村小學課間休息。兩個調皮的小男孩趁著一位家長送孩子到校間隙,從門縫里溜了出來買東西,當時值班的兩位老師并未制止。大約過了幾分鐘,其中一位老師才反應過來,對另外一位老師說:“趕快去把他們追回來。”
安保薄弱的“牛校”
距離出事陳棚村小學約五公里的光山縣文殊鄉中心小學,坐落于該鄉文化路街道,是文殊鄉最大規模和實力最牛的一所小學。
然而,其安保情況同樣堪憂。17日中午12時40分,正值中午休息,該小學大門雖然緊鎖,但是其中的一道小門可以自由進入。
記者目測年齡,其中往來人員有的是學生,有的不是;學校里的小學生有的在校園里走著,有的在教室過道追逐打鬧。
記者進入該學校大門,并未遇到任何阻攔。大門右側大約十平米的值班室大門敞開著,里面沒人。進入大門,記者從該校主教學樓一樓走樓梯至三樓,并且進入到任何一間教室之中,亦未遇到任何老師的阻攔。
在走下教學樓之際,記者迎面撞上該校兩名女老師,當兩位女老師走出五六步路之后,才突然轉頭詢問記者:入校原因。此時記者進入該校已經接近十分鐘。
交談得知,其中一位老師即為當天參與安保值班的楊老師。
經兩位老師指點,記者來到該校值班室等候,記者看到墻上掛有《門衛管理制度》、《門衛崗位職責》、《教師值日職責》等畫報,其中有的條例明確寫著“嚴格檢查出入人員的身份和證件,嚴格履行登記手續”。但是這些似乎形同虛設。
等了兩三分鐘,一名自稱姓楊的保安人員趕到值班室,他告訴本報:“當時正是吃飯時間,他之前去吃飯了,因此并未在值班室中值班。”
楊老師不久也來到值班室,她告訴本報:“學校有一名專職保安人員,從上午六點值班到傍晚六點,同時有兩位老師每天當班,和保安共同負責學校門衛的安保工作。”
然而,本報在午休時親眼看到,該校制度上規定的三名負責安保工作的保安或者老師,均未在值班室。
值班室靠窗一張將近1米高的桌子,桌面布滿了灰塵,并未擺放來客登記花名冊及筆;而和桌子嚴重不匹配的凳子破破爛爛,只有20厘米高,用竹子編造而成,幾個角搖搖晃晃。
整間值班室乍一看就像一間混亂不堪的庫房,門口散落著橫七豎八的班牌;在另一個墻角是兩個冰箱,冰凍著果凍。這些果凍是為隔壁小賣部準備的:前往小賣部的學生絡繹不絕。
缺經費還是無意識?
對于幾天前的悲劇,光山縣財政局辦公室不愿告訴姓名的值班主任告訴本報,“光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財政入不敷出。因此,光山鄉鎮上的小學可能配備了專職保安,而村里的小學則可能是老師兼任。”
數據顯示,光山縣2011年撥付教育經費5.42億元,大約占到該縣財政支出的18.28億元的三成,教育支出是該縣財政支出的大頭。
“我們縣的財政收入只有3億左右,很大一部分需要靠上級財政轉移支付才能維持運轉。”上述主任稱。
那么,是校園經費不足,使得安保力量缺乏么?采訪中有專家直言,這些恐怕托辭,更多的還是地方領導和相關學校安保意識薄弱,經費落實乏力,問責缺失。
據新華社報道,2010年12月底,中央財政下撥專項資金38.89億元,對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校園安保設備設施給予一次性補助,專項用于支持學校(含民辦學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設備設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園圍墻、校門等方面支出。
兩部門提出,這筆補助資金必須專項用于支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配置必要的安保設備設施,不得用于人員經費和償還債務等支出;并且要求各地教育部門摸清本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安保設備設施裝備和保安配備情況,抓緊制定工作方案。
截至發稿前,光山縣財政局、教育部尚未告知中央該筆專項資金在地方的詳細落實情況。
焦灼的是,校園安全問題近年來層出不窮,從2010年的福建南平實驗小學慘案到今年的光山慘案,接連不斷。據新華社近日報道,光山縣在近一年內連續出現三起校園慘案。
“校園安全問題屢屢出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地方領導不重視:教育部、公安部此前已經發了公文,要求每個學校配備專職的保安人員,但是地方領導重視不夠,以為不會在自己轄區內發生,因此沒有投入足夠多的資金到校園安全問題上。”上海交通大學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
熊指出,他了解的情況是,安保經費通常沒有列成單項支出納入政府預算,在經費緊張的基層,很可能被挪作它用,教育部門沒錢,導致學校無法配備專職的安保人員。
前述楊姓保安告訴本報:“他現在月工資一千六百元,由學校發,學校的經費則來源于教育局經費劃撥。”
有專家測算,如算上電子眼等安全監控設備,每所一般規模的中小學需要投入的安防項目金額為10萬-50萬。
熊丙奇說,高科技設備的普及也許短期內有難度,聘請保安人員是最便利的方法,開支并不大。他直言,保安一般從保安公司聘用,并不納入事業單位編制,工資也不高,只要領導重視,不論貧困縣還是富裕縣,支付工資都是有可能的。
“但一些學校在聘請保安時,也有問題不斷暴露。比如說,聘請校長的妻子作為保安人員,未按照門衛制度嚴格管理。”熊說,這就需要加強對校園安保的督查甚至問責。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