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所有執法、服務窗口的電話全部錄音,看看接待民警的服務是否到位;執法民警每人肩上都掛著一部執法記錄儀,看看每次出警是否都符合規范;派出所的詢問室、候問室、訊問室內,24小時開著視頻探頭和音頻記錄儀,看看還有什么執法瑕疵……
昨天,市公安局通報,北京警方已經啟用了執法辦案平臺,以報警登記為執法辦案活動的起點,各類刑事、行政案件和事件從受理、立案,到調查取證、收押,一直到嫌疑人被移送起訴,辦案業務的基本流程都在網上實時記錄。
市局、分局、督察部門,可以隨時在網上巡檢派出所等基層單位的執法實景,不合規范的,當即要求整改,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出警:全程攝錄執法過程
昨天,110接報警,一超市發生盜竊案。這一報警已被全程錄音。公安機關將1000余部對外公開電話納入了網上督察系統平臺,實現了對民警接聽群眾電話報警及求助的全過程音頻監督。
接到指揮中心布警后,昌平公安分局松原派出所兩名民警將執法記錄儀掛在肩頭后出警。一到超市門口,民警立即打開記錄儀,開始拍攝執法過程。
按照規定,民警必須在24小時內將攝錄的執法視頻上傳到公安網,市局、分局、督察部門可隨時檢查執法視頻,糾正民警在執法中存在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的基層執法民警人手配備一臺執法記錄儀。僅昌平公安分局就配有執法記錄儀1700多臺。
訊問:全景探頭24小時攝錄
在松園派出所的所長辦公室里,所長張寶江打開電腦上的平臺系統,輸入密碼,屏幕上立即出現了派出所大門口的影像。“這都是實時畫面。”張所長隨即切換畫面,電腦中出現了訊問室內的場景,一名盜竊嫌疑人正在接受民警的訊問。“你包里的錢和東西都是從同一家超市偷的嗎?”嫌疑人抹去鼻尖上的汗珠,回答說:“是。”
張所長告訴記者,訊問室內裝有全視角的視頻監視攝像頭、提供犯罪嫌疑人臉部表情等細節情況的特寫視頻監視攝像頭,以及高靈敏度的監聽器。
目前,全市16個公安分縣局的430余間訊問室全部配備了這樣的音視頻監控系統,市局督察部門每天都在網上巡檢,調取任意一個訊問室的實時音視頻,檢查民警的訊問工作。“如果出現未報備、男女嫌疑人沒有分開訊問等問題,督察部門一個電話就會追過來,要求立即更正。”張所長說。
另外,公安機關30余個執法辦案單位整合建成了6000余路監控視頻平臺,實現了涉案人員從被帶入公安機關直至被送入監管場所的全程視頻監督。
贓物證物:二維碼管理
公安機關介紹,執法辦案平臺實現了詢問、訊問、辨認、治安調解及聽證等各類電子筆錄的制作,辦案筆錄、照片、鑒定結論等全部涉案證據材料實時上傳,使得上級及督察部門可以在網上對證據材料進行審核把關。
平臺還實現了全局統一的涉案贓物證物管理體系,確保了案件涉案贓物證物的底數清晰,管理規范。平臺將全局涉案贓物證物的入庫、調用、出庫等流轉環節納入網上管理,通過二維碼技術實時記錄每一項物品的信息和處置情況,全面規范對涉案物品的管理和處置。
監控效果
發現執法問題2800余件
平臺啟用以來,通過網上督察,公安機關累計發現并處置各類問題2800余件,一些執法不規范的案件被打回重新辦理。
據介紹,曾有一名民警因著裝不規范被停職。一個炎熱的夏日傍晚,一位民警剛剛回到家,突然又接到了指揮中心的布警。他雖然快速出警,但卻沒有換上警服,穿著跨欄背心就出了門。這個畫面被執法記錄儀拍攝了下來。
督察部門在檢查執法記錄儀拍攝的視頻時發現了民警的違規行為。隨后,這位“跨欄”民警被停職。
投訴降低45%
傷害類案件,因為當事人雙方對立嚴重,最易引發信訪投訴。此類投訴幾乎占到公安投訴的一半。
自使用執法辦案平臺以來,民警出警必須攜帶執法記錄儀,全程拍攝執法過程,從而規范了執法,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僅昌平公安分局涉及傷害類案件的投訴就下降了45%。
同時,執法記錄儀拍攝的視頻資料也起到了保護民警合法權益的作用。有了視頻證據,民警被惡意投訴的情況大大減少。
案件辦理提速
在建設執法辦案平臺的基礎上,昌平公安分局還特別建立了傷害類案件監督管理系統:督察民警對案件辦理過程進行全程網上監督,并在7日、20日、30日重要時間節點對上報案件是否做傷情鑒定以及調查取證、嫌疑人看管、辦案進度進行督辦。
系統投入使用以來,分局超期辦理案件下降到7.3%。已辦結的案件中,7天內辦結的占47.1%,8天至30天辦結的占27.19%,60天以上辦結的僅占12.94%。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