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IP監控與模擬監控是視頻監控的兩大主流模式,由于IP監控在近兩年發展迅猛,而且應用規模龐大,有人斷言IP監控將取代模擬監控,也有人不看好IP監控,到底會怎樣?
本文從市場角度出發,先切分整體市場,再從細分市場分析二者的競爭態勢,最后進行疊加,力求從中得出一個較為客觀的結論。
視頻監控市場結構演變
以往,視頻監控集中應用在政府、公安、金融、電信、交通、電力等領域,就目前情況來看,政府、金融和電信仍然是視頻監控主要應用領域,分別占了總體市場規模的29.4%,20.2%和14.7%的比例。
除了傳統行業,企業市場正在興起。包括海爾在內的許多大型企業集團,在擴容視頻監控專網時都要求能夠跨省跨區聯通,這表明有實力的企業集團,希望通過擴大視頻監控的覆蓋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中國經濟最活躍的中小企業對網絡視頻監控的需求也明顯呈現出來了。
數據表明,模擬監控市場正迅速萎縮,其所占視頻監控市場的比例由2004年的56.9%下降到2007年的19.7%;而在同期,數字監控所占比例從35.7%增長到54.4%,其中網絡視頻監控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7.4%增長到2007年的25.9%。業內人士估計,2008年網絡視頻監控所占比例至少增長到了40%以上,與模擬監控形成兩足鼎立。
網絡視頻監控的出現,使得其向家庭、教育、醫療等新領域滲透,尤其是IP攝像機的出現,使得視頻監控更加迅速地走向了家庭化和個人化應用。
公眾家庭成為視頻監控的新熱點。個人用戶對家庭安全的重視提高,采用視頻監控來保障住宅安全的意識明顯加強,將刺激視頻監控在寬帶網絡家庭中應用。
市場細分的爭奪戰
以下從細分市場出發,簡要分析IP監控與模擬監控的爭奪。根據監控用戶的性質,大致可分為專業用戶、普通商業用戶、個人和家庭用戶三類,在這三大市場,用戶對監控的需求不同,因此IP監控與模擬監控的優勢對比也不一樣,市場分割比例存在差異。
專業市場
網絡IP化屬于全球性趨勢,而視頻監控的IP化潮流正是IT和電信廠商引導的,他們所提供的運營級IP監控方案就是突出代表。
運營級IP監控引入SIP控制信令:采用信令控制與媒體處理相分離的架構,基于軟交換實現監控管理和控制平臺,監控功能采用IP標準技術實現,將分散、獨立的圖像采集點進行聯網,實現跨區域、廣范圍的統一監控、統一存儲、統一管理和資源共享,在大型專業監控項目上顯示出強大優勢。
以平安城市建設為代表的大型專業監控,IP監控取得大部分市場份額,H3C的VS9000監控方案,中興力維ZTE ViewEye系統等,占領上百個平安工程項目。
作為電信巨頭的首要目標市場,在未來的專業監控市場,IP監控將占據絕對壟斷地位。
普通商業市場
比較而言,模擬監控能實現的功能,IP監控基本上都能實現;但IP監控的部分功能模擬監控卻不能實現。IP監控適用于平安城市、銀行、電力、機場、海關、水利、企業、學校、工廠、商場、賓館、小區等任何需要圖像遠程監控、傳輸、存儲和管理的地方。
作為空間巨大的新興市場,中小型商業用戶不僅是模擬監控的潛在用戶群,也是IP監控的另一重要領域,二者競爭主要集中在這塊市場,這塊市場有待于進一步細分。
而IP視頻監控和其他視頻業務如IPTV、視頻會議等業務能夠融合,這使得IP監控比模擬監控更具吸引力,因為大多數用戶對諸如IPTV、視頻會議之類業務的需求與對視頻監控的需求基本是相一致的。
未來,隨著IP監控設備價格降低,二者的系統投資將走向持平,則可假設:在需要遠程監控的地方,用戶選擇IP監控,反之選擇模擬;在配備了電腦和寬帶的場合,選擇IP監控一定程度上能免去布線成本;在其他市場領域,二者平分秋色。
[NextPage]
個人和家庭市場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2月撥號(窄帶上網)用戶數環比下降2.8%,降至1151萬戶,降幅比上月明顯提升;寬帶接入用戶數則達到8648萬,環比上漲2.2%;表明家庭和個人市場已具備良好的IP監控基礎。
在歐美國家,IP攝像機成為了一種消費電子產品,在超市即可購買到。國內也開始呈現這種趨勢,IP攝像機的家居(小區和家庭)應用迅速發展,在寬帶家庭中的比例已經達到5%左右。
3G正式商用,無線網絡帶寬的提高為移動視頻監控創造了條件,用3G手機實時瀏覽家中的監控圖像,并實現對攝像頭的遠程控制,更將促進個人視頻監控發展。此外,3G移動通信網絡為承載監控視頻數據的傳輸提供了更好的保障,無線IP監控在有線網絡視頻監控應用的基礎上,快速發展成為網絡視頻監控應用的另一重要分支,能夠為行業、企業、家庭及公眾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
可以預見,個人和家庭監控市場將呈爆發式增長,而基于IP監控的便捷性,它可能將占領市場份額的大部分。
IP監控的主要推動力量
強烈的市場需求,用戶要求實現對大量視頻數據實時、跨地域傳輸,從而達到資源共享目的,是激發IP監控的首要因素。當模擬監控不能滿足某些行業大范圍、遠距離監控的需求時,通過IP網絡將圖像進行遠程傳輸的集中監控方式便應運而生。
其次是廠商,IT和電信巨頭的推動是IP監控如火如荼的重要因素,這在平安城市建設中尤為突出。具體有這幾股力量:電信巨頭,包括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具備強大技術和資金實力,擅長大型網絡視頻監控方案,是IP監控最大、最直接的推動群體;IT設備及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沉淀多年,有較強靈活性和競爭力;還有部分傳統安防設備廠商轉型過來做IP監控產品,實力上暫時處于下風。
再次,數字和網絡技術革命為解決IP監控的一些短板提供了可能。結合智能分析對攝像機進行編程,甄取有價值的圖像,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流量,減少網絡帶寬;而利用先進的數字壓縮算法如MPEG4、H.264等,則可以提供高清晰的監控圖像,使傳輸帶寬與存儲要求達到最小化。
近幾年,IP網絡在QoS(質量管理)上進步很大,而下一代網絡(NGN,包括IPv6)的帶寬將會成倍擴大,并且實現多業務承載,提供更方便的網絡管理手段,能向用戶提供類似原來電信網相同甚至更好的服務質量,使得網絡上的時延、時延抖動、丟包情況可以防范和控制。
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價格平民化。IP產業鏈上下游在采取措施推動IP監控,眾多簡易化和廉價化的芯片面世,為下游的生產廠商提供了發揮空間,如高性價比的嵌入式TI DM355達芬奇解決方案,這將促使IP監控設備價格下降。
IP與模擬各領風騷
IP技術并非最優秀的網絡技術,卻為什么能一統天下?這由于其開放、融合、規范的技術特性。
毫無疑問,IP監控代表了視頻監控的發展方向,這是網絡通信IP化使然,更是視頻監控業務本身發展的需要。如,監控視頻圖像的智能應用,操作系統和數據庫就是視頻監控系統平臺,而IP技術是統一各業務系統消息交互機制的標準和規范。因此,IP監控成為了智能視頻監控最佳的承載平臺。
部分IT人士認為,隨著新興市場如家庭監控的崛起,IP監控將取得監控市場總體份額的70%以上,雖然模擬監控市場會繼續增長,但其所占份額將可能直線下滑,帶來的挑戰顯而易見,但更多的是機遇。
在IP監控的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蘊藏著巨大的商機。一方面是視頻監控系統迅速演變,產生新的需求并不斷采用新技術;另一方面,終端用戶正在尋求能夠提供全幀速率和全分辨率并具有有線和無線聯網能力的產品。各路廠商都可以積極參與進去,因為市場機遇是平等的,模擬監控廠商豈能置身事外?
但要看到,IP監控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環境,而要發揮它的長處,如可實現遠距離、全方位的監控等,讓其在合適的領域得到應用,模擬監控的空間不會縮小。
模擬監控能與IP監控比拼的主要是普通商業市場。傳統廠商應該兩手抓,對于模擬型商業用戶,可以精耕細作;對于新興商業用戶,同樣可以做一些有特色的IP監控方案去滿足他們。至于個人和家庭市場,IP監控終端產品的前景非常廣闊,傳統監控廠商自然可以一試。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