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現代商業社會,每個人都認為應該重視人才,但是只有從創業者走向企業家的人才可能對此有最深刻的體會。亞安最開始創業的時候只有三名員工,發展到今天,成為中國安防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建立了廣泛的渠道,擁有了良好的市場聲譽--這一切,都源于我身后的優秀團隊。我想對所有即將或已經走上經營之路的人說:團隊,是唯一能夠改變一切的力量,是你實現夢想的基礎。
選用適合而不是最優秀的
通常情況下,在公司解決了生存問題、有了一定規模和資金,并且產生了強烈的發展欲望的時候,總會試圖尋找“從優秀到卓越”的員工。但事實往往證明天才員工未必就盡如人意。亞安選擇海外上市,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吸引優秀人才加盟,這個目的確實達到了,我們當時也非常興奮,結果是這些人才中的一部分,沒能很好地實現他們的價值,最后也離開了,所以,在公司還不足夠強大的時候,聘請過于高端的人才,就好像非要給電風扇安裝上空調壓縮機,即使裝得上,電風扇還是只能轉動,不會制冷。
有了這樣的經歷之后,我們總結,應該尋找適當的人才,而適當的未必是最優秀的。現在我選人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員工喜愛,二是員工適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會自發地投入最大的激情,發揮最大的潛力,這種源自內心的力量可能比激勵、考核種種手段的效果好上很多倍。但如果只是喜愛,而員工本身的能力、素質、性格等不適合所從事的崗位,同樣不能滿足公司發展的需求,也不能發揮個人的價值,所以這兩點是缺一不可的。只要符合這兩點,我就認為他能夠勝任這個崗位,而不必一定是MBA,或做過著名跨國公司的重要職位。
相信你的員工是人才
和大家分享一個觀點:如果你相信你的員工是人才,那么他就會表現得像個人才,如果你不相信他的能力,他永遠也不會成為人才--起碼在你的公司他不會。這體現了中國一個流傳久遠的觀念:“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果已經任用了適合的員工,就要給他合理的空間去施展他的才能,你一定會觀察,但不能去限制。你信任的目光投射到他身上,對他而言會是比陽光更燦爛的鼓舞,他會調集所有的能量和資源努力打拼,以期不辜負你的信任,很多時間,信任的力量會遠遠強于薪資的激勵。
亞安在最初發展的時候,還不具備聘請高端人才的條件,可以說,當時員工的起點大多是比較低的。但是今天,他們中的一些人,已經做到了地區總經理或公司總監的級別,是他們特別聰明嗎?事實上比他們聰明的人有很多很多,但我相信他們的能力,他們自己也相信,他們勤奮、努力,和公司共同經歷了多年的風風雨雨、共同成長,沒有離開,現在,他們都非常出色,是不折不扣的人才。
始終依賴并關注員工
一個公司要生存,乃至發展壯大,靠的是什么?技術?產品?渠道?品牌?資金?都沒錯,但以上所有這些,都來源于員工,沒有員工就什么都沒有。很多企業總是抱怨創新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它們不知道如何實現目標,原因是它們沒有傾聽員工的意見。在亞安,無論是哪個層面的決策,我們都樂于聽取員工的意見,即使有些時候這些意見可能未被采用,但它帶來的啟發同樣是非常有價值的。民間諺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流傳多年,不無道理,即使再強大的人,也難免有局限性,所以哪怕是拋開了執行層面的意義,公司的決策、戰略等等,也是要依賴員工的。
怎樣使員工能夠持續、穩定地“被依賴”?要長久地“關注”員工,關注有好幾層含義,其一是注重,注重員工在工作上的表現。這個注重不是指考核,因為考核是量化的,為了考核的便利,通常工作被人為地劃成了幾大塊,公認最容易考核的銷售人員,考核的指標一般就是一個固定時間段內(如月度)的銷售額,利潤,回款,但這幾個方面其實并不足以反映一個銷售人員工作的努力程度、思考的深度乃至對公司的長遠貢獻:不同區域的銷售工作難度可能大相徑庭,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政策傾向、產品接受程度、企業在本地的市場開發狀況等都有關系。比如某個業務員業績談不上好,但他身處的地區可能還是一塊安防“處女地”,他花了大量的時間調研本地區的市場特點,尋找打開市場的缺口,大量地拜訪客戶,并與有實力的客戶建立了初步關系--從公司長遠利益的層面來看,這些可能比業績有意義得多,所以僅僅依賴考核是不能夠完全反映出員工的工作表現的。我們談的注重,要求每個部門主管都要具備人力資源的思考方式和戰略眼光,能夠通過觀察,談話,匯報,監督,檢查等種種手段看到員工的真正表現,使那些設身處地為公司根本利益著想、盡心盡責的員工得到相應的鼓勵和回報。
其二是關心,關心員工工作范圍以外的東西。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分割開,生活和工作勢必是相互影響的。我從來不會要求員工放棄生活而只顧工作,任何違反人性的要求都不會得到真正的尊重。相反,我一直提倡的是快樂生活:成功的事業,美滿的家庭,睡一個好覺。這幾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任何一個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其他。我很了解公司中高層員工的背景特點,同時我也要求管理人員了解基層員工,一旦員工的生活發生什么重大變化,公司都會通力協助解決,只有解決了后顧之憂,才可能安心工作。而很多對個人而言的大問題,對公司來講可能是小問題,我們也具備解決的能力。
其三是關注,關注員工的成長。企業可能從幼苗長成參天大樹,員工也一樣。前面我講了要相信你任用的員工是人才,但不是僅僅相信一下就可以了,你還要持續關注他的成長,在他完全能夠勝任現有工作的時候,可以考慮他的晉升,也許暫時他不具備晉升的條件,就應該給他創造各種機會,鍛煉各方面的能力,以期實現他在職業上的成長和跨越。這樣起碼有兩個好處,一是為企業培養了人才,二是員工總是覺得上面還有他夠不到的果子,這樣他才會始終保持提升的激情和動力。
消除一個誤解
前面講的這些可能容易使大家產生誤解--人才只能內部培養,不能從外聘任,不能搞所謂的“空降兵”,其實并非如此,企業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需求,人才戰略自然也會有所不同,而且這與內部的培養激勵也不是對立的--空降兵也需要培養和關注。對于聘請高端人才,我也有兩點見解:
其一,共贏是基礎。商業社會最顯著的特點是契約,契約即合作,合作的基礎是共贏。企業聘請人才,本質上也是一種合作,要將企業的發展計劃與個人的職業規劃都拿出來,找到發展利益上的共同點,這樣自然就會擁有牢固的基礎,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加強。
其二,要注重文化的共通。很多高端人才不適應企業,原因都出自文化不能融合。既然稱為高端人才,不僅僅指實力,其價值觀基本已經固定,企業的文化更不可能短時間改變,如果這兩方不能互相認同,合作肯定無法長久,因為對高端人才來講,他注重的絕不只是薪水。所以在聘任之初,互相認清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葉晨 天津市亞安科技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