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從接到投訴,向責任單位“派活”,到執法人員現場處理,最后“結案”,城管問題的整個處理過程都可實現全數字化辦理,實時畫面以及執法處理實況,幾乎都可以在監控中心里看“直播”。昨日,黃石市數字城管平臺在開發區試運行。
“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
據悉,目前黃石市開發區配備了21名市容監督員,手持“城管通”手機,巡查發現問題后,將照片用無線網絡傳回數字城管指揮中心。同時,300個遍布城區的攝像頭,成為電子巡查的“天眼”,年底將實現“數字城管”全覆蓋。
全天監控300個探頭覆蓋城區主干道
昨日上午9點,記者通過監控視頻看到,開發區的一名市容監督員來到杭州路農貿市場門口,發現此處車輛亂停亂放,他用“城管通”手機拍照后,將情況上報至數字城管監控系統。
監控室的值班長收到案件后立案,9點15分,此案由監督指揮中心派遣至開發區指揮中心,并迅速對此事進行了處理,監督員的核查后進行結案。
據介紹,黃石市去年10月正式啟動數字城管項目建設,該項目投資1700萬元,目前該市數字城管項目已近尾聲,完成了住建部要求的9大基礎子系統和11個拓展子系統的建設任務,已在黃石市農貿市場周邊、背街小巷等城市管理重點區域設置300余個監控點,可以清晰地看到全市主干道重點部位的現場狀況,將黃石的城事“一網打盡”。
每天監督員就在自己的責任網格內巡視并上報城市管理問題,監控系統可以查看到每時每刻監督員所處的地理位置,通過這些信息可以有效加強對監督員隊伍的管理。
編制號碼31萬件市政設施有“身份證”
黃石市數字化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看到,只要輸入一個代碼,中心控制電腦的屏幕上,便會出現這個代碼指向的市政設施的所有信息,名稱、所在位置、歸屬部門等一覽無余。
據了解,市政設施種類多、數量大,黃石市對城市公共管理區域內的設施,按公共設施、道路交通、環衛環保、其他設施等進行分類編號,最終讓每一盞路燈、每一個窨井蓋、每一塊交通指示牌都有了自己的“身份證”,全市31萬個部件有這樣的“身份證”。“數字化平臺運行后,城市的市政設施出了問題,相關責任單位很明晰,部門之間不會再“踢皮球”了。”城管辦一位張姓工作人員說。
12319熱線24小時接聽市民熱線建議
偌大的城市,市政管理單憑城管監督人員之力自然不夠。24小時開通的12319服務熱線,將成為相關部門傾聽市民意見建議,及時維護設施的重要渠道。
黃石市城管局局長黃荊國介紹,接到市民熱線電話后,熱線工作人員會把市民反映的問題、類別和地址進行登記,通過“數字城管”平臺把這些信息發到相應權屬部門。暴露垃圾等日常性問題,快的一天內就能解決;設施損壞、違章搭建等,15天能夠辦結處置完畢后,相關部門必須把整改后的照片上傳到數字城管中心,數字城管中心會對已辦結事項進行回訪。“數字城管建起來了不能成為擺設。”黃荊國說,數字城管正式運行后,標志著黃石邁進了“全民城管”的時代。然而,通過系統發現城市管理問題后,執行力是最關鍵的,該局將通過問題通報、年終城市管理考核制度、紀檢效能監察問責等手段,督辦相關單位解決問題。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