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近日,一艘蕪湖船舶在錫溧漕河五洞橋水域船體擱破,大量進水,而海巡艇15分鐘后就迅速到達現場組織搶救,僅僅兩個多小時,航道就恢復通航。“發生事故一旦不及時處置,航道可能要堵上好幾天。”宜興市地方海事處工作人員介紹說,能及時發現處理航道險情,要歸功于去年建成的主航道視頻監控系統。依靠該系統,今年以來,該海事處已經有效處理此類險情30余起。
宜興市水運主航道主要為錫溧漕河、蕪申運河兩條,其安全暢通直接影響著宜興乃至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其中,錫溧漕河宜興段是蘇南地區最為繁忙、最為重要的航段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僅該航段就擔負著宜興全市社會運輸總量近六成約4000多萬噸物資進出。而在前些年,每年在運輸旺季或枯水季節,錫溧漕河都不可避免要發生周期性“堵檔”,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一些險情沒有及時被發現、處置,成百條船舶迅速把航道堵死。
為解決這一問題,宜興地方海事部門去年9月建成主航道智能化監控系統,在所轄主干線航道錫溧漕河(宜興段)及蕪申運河(宜興段)卡口航段、事故多發航段、通航密集區、港口作業區、湖泊上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建設23個電子監控點,在重點航道關鍵部位實現了視頻監控“全覆蓋”。監控投入后,對航道重點險情多發部位實現了“全天候”監管,可及時發現險情,方便海事部門快速制訂處置方案,組織救援等。同時,系統還解決了過去主航道運輸船舶發生航行事故無法保留現場,難以調查取證的難題。此外,該系統還可以通過語音通信、短信或可變情報板,發布各種天氣、水情、航道等信息,提供各種搜救資源信息。
據悉,系統去年建成至今,相關主航道未發生一起“堵檔”事件。目前,該部門正著手視頻監控平臺優化升級,計劃整合海事現場監督業務管理、船舶信息、海事行政服務等管理系統,依托交通部海事局“交通海事、數字海事、陽光海事”發展理念和思路,突出“數字海事”,積極謀求與無錫、江陰等周邊海事部門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區域航道通航秩序,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海事保障與海事服務。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